工商時報【蔡淑芬】

為了不讓學校的研究成果變成紙上研發,科技部從去(104)年就啟動「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透過結合法人與產業媒合加值,讓研發成果變成實質效益。科技部昨台中商業登記(28)日特別召開記者會,介紹過去一年多以來透過計畫的推動,至今已走訪150系所學校達成190件諮詢案,輔導53件案源,衍生10件潛力案源,預估累計總授權金達新臺幣2.5億元、未來產業化之後衍生產值達72億元。

科技部次長蔡明祺指出,該計畫主要是思考國內法人機構具有相當好的經驗、能力,而在校園內的研發成果需要活化,再結合業界力量,在三方合作下,發揮1+1大於2的功效,更期望未來不僅大於2,還能產生更多的價值。

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邱求慧報告指出,「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分三大步驟,首先進入校園盤點研究成果,進而篩選案源後與法人進行媒合及輔輔,最後則是加值推廣,形成產業化典範案例。邱求慧說,今年成果相當豐碩,共產出41案的典範案例,領域包括機械材料、生技醫療及ICT。

科技部昨天介紹典範案例中,由交通大學陳政寰教授油煙處理設備、金屬工業研究辦公用品發展中心及向陽優能企業靜電機安裝三方合作推出的「日光調控科技農棚」,該設計可以實現農電共享好處,讓農民一方面可以種植農作物、一方面又可以享有太陽能板發電的出租供應收入,同時也可實現再生能源政策。EEDB732B41E97E80

arrow
arrow

    qeg331p3t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